勞模風采丨曾少武的"癡"與"樂"

發布時間:2021-05-18 09:55閱讀次數:

心若有所向往,

何懼道阻且長。

總有些堅持,

能從冰封的土地里,

開出怒放的薔薇。


    ——題記寄語


19歲中專畢業進入菲利華公司,從纖維拉絲工干起,一步一個腳印,如今成長為獲得多項國家專利的工程師。曾少武,20年如一日,在閃耀的火花中研制特種性能石英纖維,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。如今,這種特種纖維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。

同事們說:“他上班干研發,下班想研發,做夢都在琢磨研發?!边@一切,是對他癡迷研發二十個春秋的真實寫照。



完成一項研發需要多長時間?曾少武的答案是17年。

“我要加入!”2002年,在公司干了3年拉絲工的曾少武,因為技能出眾而在十多名拉絲工中嶄露頭角,被車間選拔進入到試驗小組,和同事們專門從事一種性能更加優越的特種石英纖維的研制。

“這簡直是天方夜譚!國內連這種產品的照片都沒有見過,更談不上自己能研制出來!”

“風涼話”激起了曾少武不服輸的倔犟勁,他一頭扎進火熱的車間,和研發組的同事們開始了“白天在一線,晚上干研發”的日子——每天在車間一線摸爬8小時,利用下班時間再熬夜做4小時實驗,一年365天,寒來暑往天天如此。


曾少武工作照


幾年后,20多本厚厚的實驗記錄本上寫滿了成千上萬個密密麻麻的技術參數,白天曾經熱鬧的車間里,只剩下曾少武和最后一名同伴還在挑燈夜戰。

“要不,算了吧?”看不到任何進展,同伴開始打退堂鼓。

“不!今天有了一點進步,我們明天再試一試?!痹傥鋱远ǖ卣f,那火花陪伴著他度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,每一次燃起,都是希望,也是信念:“我們一定能成功!”

面對失敗,他報之以更勤奮地探索。在上道產線,他推演探究成型差異;在下游工序,他反復琢磨配比公式;他從同事、從書本、從實踐中不斷學習,分析總結這種特殊產品的工藝方案。塑料、玻璃、銅、鋁材......從輕便材料到金屬材料,凡與推演參數相近的材質,都是他的實驗品。雖然試驗屢次中斷,卻從未放棄過,個中的艱辛甘苦只有自己知道。

“我們成功了!”這是數以百次實驗的成果。當晚,車間里火花熄滅,曾少武和同事們終于取得了重大突破,他們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......

進展鼓舞人心,也更加堅定了曾少武和同事們的信念。材料改型、參數控制、量產工藝……皇天不負有心人,經過無數次的反復研制,產品實現量產,成為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專利產品,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。此時,這項研發已堅守17年,曾少武已從青蔥少年邁入不惑之年。

:用學習成就自我

進入菲利華公司21年,同事們說,從一線操作工到優秀工程師,曾少武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,憑借刻苦鉆研、勇爭一流的工匠精神,獲得了公司“首屆工匠”、“菲利華之星”等稱號,這一串串榮譽的背后留下了他敢挑重擔、勇于創新的堅實足跡。

曾少武說:“成功的秘訣是學習,并作為一種習慣堅持下來?!?

一項研發堅持17年,也是學習帶給他的能量。


曾少武與質量檢測人員討論工作


21年前,僅懷惴著中專文憑,進入公司,渴望干大事的他,看到了夢想和自我能力之間的巨大差距,便開啟了“瘋狂學習”的旅程——

每天,研發實驗結束后,他顧不上疲憊,便在夜色籠罩的書桌下,“啃”著一本又一本材料學書籍,還不忘摘抄筆記,將書中的理論運用到第二天的實驗中。

只要公司有培訓,他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。到了培訓那天,早早完成手頭工作,帶著筆記本,來到培訓課堂,坐在離老師最近的地方仔細聆聽,生怕漏掉一個知識點。

從實驗筆記中反復比對材質,學習同類化學方程式,對不同材質進行代入式計算,趁著外出學習的機會,找同行技術專家虛心請教,惡補專業知識的不足。

他珍惜每一次學習提升的機會。他說:“我不怕我的起點低,就怕哪一天停止了學習、放松了學習?!爆F在,曾少武又開始了新的更具挑戰的研發項目,他說,我還要繼續努力,不斷破解“卡脖子”技術,讓我們“中國造”的石英纖維走向世界。


荊州開發區2021勞動模范授稱座談會


(本文由荊州日報駐開發區記者站 黃思明采寫)


地址:湖北省荊州市東方大道68號
郵編:434001
電話:86-0716-8304668,8333088
傳真:86-0716-8310688
郵箱:info@feilihua.com

關注菲利華
企業微信

企業郵箱

Copyright?2018 湖北菲利華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鄂ICP備05001371 ,Designed by Wanhu
黄网站在线无限看 免费无码